特别说明:《FM流年》系列,将定格云南经济广播往昔的缤纷流年,与您共同回味20年声音成长岁月中的精彩华章。
编者按:,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后丽江的又一个“世界遗产”,丽江成为了集三个世界遗产于一身的神奇之地,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以此为契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主持人孙云燕等人采写了专题《丽江记事》,年《丽江记事》获得中国新闻奖社教类一等奖。
主创孙云燕
丽江纪事
(节目片花)
“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没有城墙的遥远边城;一个几乎汇聚了北半球各类自然奇景、具有非凡的自然及人文美学价值的惊世奇观;一种迄今仍在创制它的人民中流传的古老的象形文字。”
本期书海扬帆节目将邀您一道重新步入丽江古城,与古老的东巴文化全情接触,听时代喧嚣中沉静的历史回响,看绵长悠远的文化活水流传。”
当小城还在熹微的晨光里酣眠之际,却已有星夜兼程的旅人归来了。
(音响,压混)
房东:回来了?
客人:回来了!
房东:去哪儿了?
客人:去雪山了。
房东:怎么又去那地方了?
客人:恩,去大索道那儿了。
房东:看见没?
客人:看见了看见了!
在丽江,客人起的比主人早,睡的比主人晚是再寻常不过的,只为那看不尽的山水,说不完的故事……。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但丽江却是不问你的来历高低、修为深浅的,她只是沉静地向你诉说那永丽的山水以及百转千回的文化传奇。
(音响)
“丽江的蓝天白云、大研古镇以及玉龙雪山上流淌而下的涓涓圣水……这在我们江南是很少能够看到的。”
张文是上海一家知名的德国跨国公司的高级职员,旅行一直是他缓解工作压力的良方。
(音响)
“我前前后后有四次到过丽江。最早一次是年春节。记得当时到丽江是早上九点多的飞机吧,刚刚下飞机的时候就感到凛冽的山风迎面向我扑来,还稍微有一点高原反应,但是呼吸是很清冽的。在那么一个冬天,你可以在丽江的机场一出来的公路上远远地就可以看见玉龙雪山,心中一种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当天非常巧,当时我正在听一个叫娜娜的女歌手在唱一首名字叫做《长春藤》的歌--‘紧紧拥我入怀/一如墙外的绿藤/呼吸你气息/我便生意盎然/青春年少时我为你痴狂/实现了我心中的梦想……’当时我就听着这首歌一路向丽江的大研古镇进发,我就把丽江古城当成了让我痴狂的那么一个梦想。”↗
人们喜欢用“惊艳”这个字眼儿来形容自己与丽江初次相遇的情形。尽管丽江之美不再是新鲜的话题,尽管我们欣赏丽江的角度也许十分的不同。』
二十年前,当建筑教授朱良文带着学生前往丽江古城大研镇考察的时候,这座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未受中原建城模式影响的小城令他大为惊叹。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依山水地势而建造古城的方式以及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极为罕见。在随后的日子里,朱良文总要来丽江看了又看。看着看着,朱教授读出了徐霞客当年题赠木府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之外的意味。除了巧妙的结构布局、极具审美与历史价值的建筑样式之外,由古城的水、城中的人所承载的生生不息的气韵给了他更为强烈的感受。
(音响)
“如果没有人在里面,一个死的建筑是不会给人以强烈的感受的。再加上里面的水,这个水是动的,有哗哗的响声,所以几方面加起来,古城确实很漂亮。”
高天、流云、红墙、乌瓦、雪山、清溪……一个丽江人曾不无得意地对我说:“我们这儿山是山,树是树,水是水,人是人。”的确,只有在极其澄澈、纯粹的情境里,你方能幸运地看到生活及大自然无需调和的本色。
(音响,孩子们诵读东巴经)
一阵琅琅的书声唤醒了我们,预示着在这晴朗的一天里我们将有别样精彩的发现。
“我们纳西族原来就是没有在学校里边学习自己民族语文、民族文化这样的机会。自从人大出了一个决定,要在全县的中学和小学开展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教育,教委方面在暑假的时候就在古城区和玉龙县都举行了纳西传统文化方面传承的教师的培训班。教师们通过这样的培训把传统的很快就要消失的东西从民间收集、记录、整理,传承给下一代。”
在玉龙县民宗局语委从事民族语言培训测试工作的和洁珍对新开展的纳西传统文化教师培训班的培训效果感到很满意。通过培训,一些原本不会使用东巴文的教师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纳西族的象形文和拼音文进行授课。
语言文字不仅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该民族的文化得以记录传承的基础。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并鼓励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但是,除了一些高度自治的民族地区,象纳西族这样将民族语言文字及民族文化直接纳入常规教育体系的例子并不多见。
(音响:压混,和主任给孩子们讲解东巴经中的谚语――身美不如脸美、脸美不如眼美、眼美不如心美。)
丽江市古城区*山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正在一周一次的东巴课上听和在旭研究员讲解东巴经中古老的谚语:“身美不如脸美、脸美不如眼美、眼美不如心美。”
(音响)
“我们在排课的时候就考虑到进入国家正规的9年义务教育领域。要把传统文化精华传授给现在的年轻一代,同时又不让他们由于传统约束偏离现在正规的教学。”
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教育越发强调其实用性的一面,许多极具特色的文化正在丧失其个性。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势必会对将东巴文化带进今天的课堂存在某些疑虑。
东巴文化研究所的和在旭研究员每周一次步行到位于古城区*山乡的*山小学给东巴班的孩子们上课。东巴班的任课教师大多是东巴文化研究所等学术单位及东巴文化传习院等民间文化传播机构的工作人员,教材由研究人员从古老的东巴经书里遴选编订,内容涉及文学、哲学、音乐、舞蹈、诗歌、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
(音响)
“就象我们现在学的包括数理化自然科学的那些东西,是知识的一种结构,是大家都必须要具备的。不能说我教这个东西你肯定就会用这个东西。象东巴文化它也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它是占着一定的文化地位的,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会对其他的方面发生影响,他不是直接的影响而是间接的影响。”
“文化能够广布智慧,其力量就在于能够最终捍卫人的思想及精神领地。它是沉潜于我们体内的血液,直接对抗一切速朽的、虚假的事物,也最能焕发持久的生命活力。”
长期致力于傣族、佤族、拉祜族、哈尼族等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拉祜族学者石安达在其文化对比研究中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纳西族文化所独有的价值。
(音响)
“创造文字不是每个民族都可以创造。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字一个是彝族,彝族有它的文字,真正的象形文字就只有纳西族。云南独有的16个少数民族真正有文字的民族,就是两三个,大多数民族没有。纳西族把少数民族传统的创世史诗用象形文字保留下来。拉祜族、彝族都有创世史诗,但是没有象纳西族那么生动,那么叫人身临其境!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很不简单。在我们云南少数民族当中,他在文明史上的贡献就更大了。”
在继年丽江古城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及今年六月末七月初联合国第二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接纳云南省三江并流区域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后,一周前又一个特殊的日子被载入到丽江大事记之中。
(节目插花)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有着年历史的丽江古城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年6月--巴黎,联合国第二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云南三江并流区域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
年8月--波兰格旦斯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与大自然原本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相对称的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同样丰富的文化形态。然而无情的岁月以及历史长河里许多的意外事件却使为数众多的文明锁链被迫中断。曾几何时,纳西先民们以古老文字书写而成的纳西东巴古籍由于其文字的古老,内容的庞杂艰深、传承的特殊性而几乎成了无人能识的天书。
年4月,根据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多种、三万余册东巴经书注译、编纂而成的卷《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套历时20年、斥巨资、浸透了无数人心血与期盼的卷轶浩瀚的百科全书震惊了整个学术界。出版工程主持人、全集执行主编杨世光追忆到:
(音响)
“我记得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纳西族的象形文字是一种比汉族的甲骨文还要古老的文字。”东巴古籍过去除了东巴以外谁也不懂,不会念也不会读。我们这套书采用的是四对照的方式,采用四对照以后,即使你不是东巴,也可以借助翻译或者国际音标来了解他说的是什么,也会念。几千年来的东巴古籍都可以读懂了。”
《东巴古籍注译全集》的整理出版为东巴古籍文献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铺平了道路。
作为“世界遗产目录”的延伸项目,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每两年评审一次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旨在“抢救与保护世界范围内珍贵的文献遗产,寻回人类的记忆。刚刚结束评审工作确定了世界范围内的23项文献遗产,在经历了长期坚实而又艰苦的准备、申报工作之后,东巴古籍文献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项目。
(音响)
“专家的推荐是很关键的!季羡林先生是担任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咨询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季老的推荐书是这样写的:“东巴文献对于研究民族学、宗教学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所要求的各项条件。”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推荐书中这样说到:“东巴文化与丽江古城是一对孪生兄弟,不可分割。合则双美,分则两伤。”
东巴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使丽江成为世所罕见的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殊荣于一身的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自然的钟爱与纳西人民充满智慧的创造为人类奉献出一个和谐优美的生态文化群落,但这个世人所向往的“桃花源”同样遭受着当代商业文化巨大的冲击,以东巴文化为标志的丽江古城大研镇城区竟然有近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不能使用母语。
(音响)
纳西老人:“现在的孩子都不学这个了,他们只听F4。”
阳光灿烂的午后,位于丽江市*山乡东界河的“东巴文化传习院”里来了几位纳西老者,他们大多是本地人,农闲的时候就照着祖上传下的方式自娱。几位老人都在古城里有名的古乐团干过,现在每周二下午来传习院和主人聚聚。翻开老人们随身携带的谱本,我们发现有的曲子是用现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的工尺谱记写的。在听到我们把工尺谱念成工尺谱的时候,老哥几个跟我们较起真儿来了……随后70岁的和钧老人还用工尺谱悠悠地唱了段浪淘沙。
(音响)
“民族学会会长郭大列先生,他也是纳西族的学者。他和他的夫人退休回去在他的家乡就办了这个传承院,在小学校从儿童开始抓起了。他这个工作就做的很好。
将自己的学术生涯全部贡献给纳西文化研究的郭大烈,年与夫人*琳娜回到家乡,用毕生的积蓄在自己的土地上盖起了集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于一身的“东巴文化传习院”,虽然条件艰苦,但仍聚集了大批精通并热爱东巴文化的学者与民间力量,并最终找到了与国家*策相一致的新型教育的传承方式。目前,在丽江地区,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开设东巴班的学校,加上云南民族大学,纳西族传统文化在形式上已经拥有了结构完整的教育体系。
(音响)
(东巴唱经,讲述神剑来历)
阳光暖暖的照在一张写满沧桑的脸颊上--在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东巴文化博物馆内,84岁高龄的大东巴和学文正在教年仅20岁的外甥学东巴经。如果说东巴经是纳西族的百科全书,那么智者东巴就是经典的讲述者、再现者。千百年来,原生态的纳西族民间文化与生活的流传便是由学识渊博的东巴来完成的。与其他世袭的东巴相同,和学文也是自幼跟随祖父、父亲进行长期严谨的东巴训练的。
(音响)
记者:现在象您这样的老人村里还有吗?
和老:没有了!我四十多年都不做了,年后博物馆请来就只是拍拍电视。
记者:会不会忘了?
和老:不会忘。
我们无法用纳西话交谈,再温暖的阳光也无法抹去老人内心的孤单。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始终是学术界致力攻克的一道难题,而商业运作与原生态传承则是常见的两条方向各异的道路。大学毕业后不久,和在旭就来到东巴文化研究所跟随十位大东巴学习东巴文化,翻译东巴古籍。整整二十年过去了,他读了上千册的东巴经书,系统地学习了东巴文化的各类学科及宗教仪式,当年传授东巴文化的十位老师都已经相继离他而去。而除了响应郭大烈等学者的教育传承的方式之外,和在旭一直坚持在乡村严格按照老东巴们所教授的方式举行各种东巴仪式来实践东巴文化的原生态传承。
(音响)
“虽然都在说传承,但真正真的、传统的、东巴文化它的原形文化的传承呢那就太少了,几乎没有。只能指望民间的传承了,但是现在民间的传承是大量的在消失,非常的快。”
在博物馆,我们遇到了被誉为“丽江最称职的导游”的李锡馆长,他一面邀请我们同到黑龙潭边的草地上看落日,一面指着潭水对岸静穆的玉龙雪山不无自豪地说着:“看呀,这是我的雪山!”从当年为博物馆正式定名为“东巴博物馆”、以博物馆的名义在民间创办十多所传习学校再到担任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锡与他的同道者走的是另一条传承道路。
(音响)
“谁触犯的经济利益,谁就要被打败!”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面对丽江这样一个活生生的,被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包围下的一个文化遗产我们怎么办?我们不是要禁锢在一个文化遗产的概念里面。外面的大火来了,我们不让它烧起来,我们自己主动地以火攻火,自己很快去开发和保护自己的这些文化。现在中央把丽江作为8个试点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丽江人赶紧烧自己的火,烧文化的火。”
无论是倡议“丽江人赶紧烧自己文化的火”的李锡,还是以学术为本,在民间倡导“原生态文化传承”的郭大烈、和在旭,丽江人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上的自觉意识使他们最终殊途同归。静态的失去民间生活土壤的文化,只能是大部分的已经死去博物馆化的文化的命运。
一种文化、一种景观、一种记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方面说明他对于人类而言独有的珍贵性,另一方面也点明了他艰难的生存现状。
“外面的大火来了,我们不让它烧起来,我们自己主动地以火攻火,自己很快去开发和保护自己的这些文化。现在中央把丽江作为8个试点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丽江人赶紧烧自己的火,烧文化的火。”
一座圣洁的雪山,一条清冽的小河。八百年前,是谁,选择了在这里建造一座山水相连的小城?八百年过去了,当年茶马古道上麋集扰攘的商旅、来回穿梭的马帮……已经踪影不再,但雪山依旧,小河依旧,小城于是也依旧了。
在这座没有围墙的边城里,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随着岁月流逝老去。然而在定格的时空中,水道中流转的河水浮载的却是纳西人对于自身古老文化的记录与冥想,款款而来。
节目作者:孙云燕、李淑萍、毕鑫生、钱程
节目策划、责任编辑:孙云燕
业务指导:罗琼
对话主创——孙云燕(作品第一作者)
记者:能说说这期节目当时的创作背景?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中有一种多神的原始宗教,称为“东巴教”,是一种受藏族钵教影响的原始巫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后丽江的又一个“世界遗产”,丽江成为了集三个世界遗产于一身的神奇之地,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出于记者的“直觉”我觉得应该做一篇稿子,于是后来我们专门到“丽江纳西文化传习院”等多地进行了采访,并最终完成了《丽江记事》这篇报道。
记者:《丽江记事》是您个人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吗?
现在回头来看,可能会觉得作品中还是有很多可以更完善的地方,不过这部作品应该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主要是当时的创作状态,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我觉得我的情绪都是非常饱满的。
《丽江记事》可以说是一道分水岭,当时是我进入电台的第九年,,通过这篇稿子我清晰的懂得了,一个人是可以用声音来塑造和传递一些深刻的事物的!在职业生涯中我们必须要保留一颗“赤子之心”,这样就算两鬓斑白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依然能够做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虽然时隔多年,当透过《丽江记事》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个尘封已久的古老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如今,东巴文化在丽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它告诉世人,古老的东巴文化不会是一个死去的文化,它依然活着,它是丽江古城的灵*,它仍将世代繁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收听提示:调频FM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