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云南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知名的特早、极晚熟特色柑橘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全国排名第十。柑橘产业也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广、年产量仅次于香蕉的水果产业。年,云南省水果在园面积约万亩(.8万亩),产量.58万吨,其中,柑橘种植面积.4万亩,所占比重约为14.67%,产量.85万吨,比重约为14.13%。近年来,云南省柑橘产业快速发展,与年相比,云南省柑橘种植面积由51.45万亩波动增长至.4万亩,增量约94.95万亩,增幅约.55%,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02%;产量从45.62万吨波动增长至.85万吨,增量约90.23万吨,增幅约.79%,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53%,略高于面积年均复合增长率,主要得益于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推进。
从种植面积分布情况来看,云南省柑橘生产基地广泛分布于其境内的16个州市,其中,按种植面积大小排名前三依次是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种植面积分别为36.9万亩、33万亩和12万亩。云南省气候类型多样,水、土资源丰富,生产的柑橘可实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在上市时间上与其他国内产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云南省生态环境优良,有利于云南省柑橘产业的绿色有机生产,为云南柑橘的品质和健康奠定了优秀的环境基础。
图表1:年云南省柑橘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在种植面积、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云南省也在积极利用自身作为我国对西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的区位优势,努力推动云南柑橘走向越南、泰国、缅甸、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孟加拉国、菲律宾、阿联酋、印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据昆明海关统计,年云南省出口水果和干坚果量达.9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出口额达亿元(约合18.73亿美元),出口范围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柑橘类相关商品出口量达39.36万吨,比重约36.48%;出口金额约6.58亿美元,比重约35.13%。
为将云南打造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世界绿色食品重要生产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引领区,《云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规划(年~年)》提出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个、有全省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0个。在水果产业方面,将围绕柑橘、芒果、苹果和梨等优势果种,开展低效果园改造,着力打造一批水果产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水果产业基地化率提升到20%以上,全面提升产业基地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将云南建设成全国中高端水果供应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水果贸易中心。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根据不同果种生长气候适宜性,基于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多样性气候特征,在气候资源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在华宁县、新平县、建水县、宾川县、景洪市、勐海县、河口县、红河县、师宗县、瑞丽市、泸水市、永胜县、弥勒市、龙陵县、昌宁县、鹤庆县、江城县、罗平县、耿马县、双江县、勐腊县等地布局发展柑橘产业。
图表2:云南省“十四五”柑橘果种布局及主要优势县(市、区)
(信息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制表:云果产业大脑)
本文基于云果产业大脑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中国及云南省柑橘种植面积、产量、需求量、消费量、进出口、品牌数据,从柑橘生产、流通及销售过程中关联的市场、农特品牌、基地、企业等角度为从事柑橘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化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本报告的相关内容,对本报告中使用的主要评价指数说明如下:
规模优势指数SAI(ScaleAdvantageIndices)是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种植制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能从外延角度来反映一个地区某种作物的生产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一般来讲在一定时期内,只要有相当的规模,就意味着有市场需求,而有市场需求就意味着有经济效益。因此,规模优势指数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反映农作物生产的比较优势状况。规模优势指数大于1,表明与全区域水平相比,某个区域内的某种农作物生产具有规模优势;等于1时,表明该区域某作物的生产规模与全区域规模相当;小于1则表明其生产处于劣势;规模优势指数值越大,表明优势越明显。
效率优势指数EAI(EfficiencyAdvantageIndices)代表某一地区某作物的单产水平与该作物的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的比值,表明该地区该产业的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若效率优势指数小于1,表明该地区某作物的单产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效率上处于劣势;等于1时,说明该地区某作物的单产水平与全国单产水平持平,不具有优势;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某作物的单产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竞争优势。效率优势指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效率优势越强。
一、云南省柑橘“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现状
产业基地是指围绕某一具体产业,按照产业链或者产品类别把相互关联的企业或生产单元汇聚起来,形成布局相对集中、配套环境相对完善、在国际或国内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集群地带。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主体。为适应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需要,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意见》(农经发〔〕3号),指导各地依托当地优势产业,以各类农业园区为载体,集成集约资源要素,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形成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应明显、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产业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基地内企业之间形成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基地聚集了优质的产业资源,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基地内汇集的产业资源也有利于提升基地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柑橘产业基地的建设对增加柑橘类果品的附加值,充分发挥柑橘种植的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产业发展概述
1.1.1.面积、产量、产区分布
柑橘属于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性较强。在云南形成以干热河谷及湿热河谷区为主的优势产区,如:玉溪市的新平县、华宁县、元江县,红河州的建水县、弥勒市、河口县、红河县,大理州的宾川县、鹤庆县,曲靖市的师宗县,昭通市的永善县,西双版纳的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丽江市的永胜县,普洱市的江城县、镇沅县,文山州的广南县,德宏州的瑞丽市、芒市等。
在云南省各柑橘主产县中,新平县柑橘种植面积最大,据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年,玉溪市的新平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产量达14.5万吨;华宁县柑橘产量最高,达29.17万吨,种植面积12.18万亩;广南县单产水平最高,约2.78吨/亩。
图表3:云南省柑橘主产县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对比(按面积排序)
(信息来源: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表:云果产业大脑)
1.1.2.主要短板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云南省柑橘产业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
图表4:云南省柑橘产业主要短板和薄弱环节
(信息来源:网上公开资料整理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从生产环节来看,很多柑橘园区肥水贮备沤制系统、排灌系统、防风系统及机械化采摘等生产配套设施薄弱,不仅增加了果树管理和熟果采摘的人力成本,致使云南柑橘在面对市场竞争时缺乏成本优势,而且不利于抵御自然灾害,因灾减产问题突出;种植户对果园的采后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果园土壤肥力较差且对土壤改良不够重视,柑橘大小年问题尤为突出;柑橘果园分散全省各地,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足;生产标准不统一,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产业标准化水平低,生产的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云南柑橘在市场上的整体形象。
在产品流通环节,一方面由于云南省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4%,属于典型的山地高原地形,全省近90%的货运服务依托于公路交通网络流通,但全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充分、路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从与全国的差距来看:全省尚有19个县未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仅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50%左右;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重93.1%,低于全国95.1%的平均水平;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重7.89%,远低于全国13.5%的平均水平。从省内问题来看:滇西和沿边地区公路规模、密度明显落后于滇中、滇东地区,相邻县市间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水平不高,公路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不足;另一方面,云南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条件落后,既有建设需求,又有效益预期的冷库缺口接近现有冷库的三分之一,柑橘产品“走出去”仍然面临很多难题。
在销售环节,从上市时间来看,全省柑橘品种较为集中,对不同品种的上市时间缺乏全局规划,限制了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从市场竞争力看,云南省既有“褚橙”这样的头部品牌,也有华宁柑桔、瑞丽柠檬这样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但除了部分头部产品外,大部分柑橘类果品缺乏市场知名度,柑橘品牌以“少而小”占据主流,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均缺乏竞争优势,云南柑橘品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众传媒、网络信息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和电商零售平台上的曝光程度相对较低,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较为有限,消费者对云南柑橘品牌的认知程度以及后续的好感评价率、消费体验评价率均相对较低。
核心总结
1.从基地规模来看,年,云南省认定以柑橘类水果生产、销售为主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有24个。其中,省级产业基地2个,规模合计1.84万亩,年农业产值合计3亿元,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亿元;州市级产业基地9个,规模合计约3.42万亩,年农业产值合计3.05亿元,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3亿元;县区级产业基地13个,规模合计约5.42万亩,年农业产值合计3.71亿元,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82亿元。
2.从生产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来看,近年来云南省柑橘产业虽然规模快速增长但生产效率出现了明显下滑。近10年来:云南省柑橘产业规模优势指数由年的0.54增长至年的0.69,增长了0.15;而效率优势指数持续波动下滑,从最高年份(年)的0.95波动下滑至年的0.73,下降了0.22。且从云南省柑橘产业规模优势指数及效率优势指数的具体数值来看,两者均常年保持小于1的水平,意味着云南省柑橘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均处于劣势,在柑橘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均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
3.从发展意义来看,柑橘是云南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排名第二的水果品种。与省内其它果品比较,云南柑橘生产规模优势明显。除此之外,全国大部分柑橘经济栽培区花期为4~5月,果期为10~12月。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造就了云南柑橘与其他产区的上市时间差,销售上具有明显的错季优势,且可实现柑橘“四季生产、周年供应”。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睦邻友好的逐步深入、国际大通道的顺利构建,云南省柑橘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为完整报告节选版,如需获取完整报告欢迎点击云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