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而“大作”:其来有自
5月27日上午9时30分,云南丽江市玉龙县九河白族乡香炉山。
在距地面米的滇中引水香炉山3号支洞与主洞交接的掌子面,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称省建管局)*组书记、局长胡朝碧和中国水利水电第14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称“水电14局”)*委书记、董事长王曙平一起在凸凹不平的渣石上,出席了3号支洞打到主洞界面的小型而简朴的庆贺仪式。
水电14局土木事业部副经理马红钧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向胡朝碧、王曙平报告:“在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管局的坚强领导下,参建各方同心协力,攻坚克难,3号支洞已经顺利贯通至引水主洞施工界面。”
激动中,寥寥数语的报告词,马红钧竟然数次或语序颠倒,或语素缺漏而出错,胡朝碧在现场多次校正他。
3号支洞总长米,倾角26.1°,设计高差米,按楼房层高为2.8米的规范,相当于层楼高,此洞之陡峻,可见一斑。
3号支洞于年3月31日开挖进洞,于年5月27日贯通,历时天,它的贯通,为香炉山隧洞主洞建设提速创造了前提。
因此,作为主管水电14局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Ⅰ段几个标段的现场主要负责人,马红钧没法不激动。
他在职业生涯中也从未遇到如此艰难的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存在地质活动断裂、高地下水、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等复杂地质问题,涌水、塌方、流沙、突泥事故频发,我想到过它难,没想到如此之难!”
而这个长度仅为米的支洞,作为输水主洞必备的“工具洞”,是进入主洞施工界面的必需前提,“米的洞子,我们打了天,平均一天仅1.1米多一点,你想想,这个进尺与国内赫赫有名的隧洞施工‘地下铁*’水电14局相匹配吗?太难了。”
其实,不用马红钧描述,仅凭胡朝碧和王曙平为这个米的小洞子臻于主洞界面躬自赶赴现场示贺,就反衬出它的难度了——“小题”所以“大作”,其来有自。
渠成水到:一条公里的引水渠与清奇的“脑回路”
在“水”的问题上,自我矛盾如云南者,全国罕见。
一方面,云南降水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之丰富,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西藏和青海,全省人均水资源超过立方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倍。另一方面,地形地貌制约,特别是受高原山地以及喀斯特地貌等影响,大量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流走。
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气候,基于海拔和纬度,云南只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雨季水多,旱季缺水,再一个是由于地形的剧烈分割,山高谷深,导致江河湍急,水流外泄,江河虽众,而受益不大。
因此,从大江大河引水就成为多少世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囿于时代局限所形成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装备窳劣等态势,导致“挹注大江之水,沃灌三迤之土”一直是梦想。
20世纪50年代以后迄年,原全国*协副主席、曾任云南省副省长的张冲先生率队9次考察金沙江,提出“引金入滇、五湖通航”的宏伟设想,用今天网络语说,就是“脑回路十分清奇”。
张冲因病殂逝于年,但其努力功不唐捐。
年,滇中引水(时称“滇中调水”)工程列入国务院《金沙江流域规划意见书》,年列入国务院《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年列入国务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年)》。
年,云南省正式启动滇中引水(当时叫“滇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以此为标志,“滇中引水”工程揭开序幕,年8月4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昆明龙泉倒虹吸接收井现场举行。年3月,初步设计报告获得水利部行*许可之后,省建管局抓紧完成了第一批工期较长的5个控制性标段的招标工作;年10月,总监理工程师签署了第一份开工令,标志着滇中引水工程正式开工。
“地质博物馆”:“稀奇古怪”和“无比艰难”的同义词
5月21日,记者在中国中铁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楚(雄)段指挥部看到一本宣传工程建设的杂志,名叫《渠成水到》。显然,这是由成语“水到渠成”演变来的,文字词序的重新编程,把滇中引水的意义和价值形象再现,这是指挥部*工委书记汤斌的杰作,他说,“我们两万建设者建的主干渠如果未成,水不可能到,‘水到’是我们追求的至高境界,但前提是‘渠成’。”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之首,滇中引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图纸上的线条和数据,要变为喷珠漱玉的现实,必须经过建设者的双手,否则,正如省建管局二级巡视员荣德海所说,“再美的图,终究不是现实。”
5月27日,记者来到滇中引水工程最前端的取水口石鼓金沙江木瓜寨渡口右岸,只见一些工人在用挖掘机作业,还有一些工人在砌筑届时导引江水入明渠的混凝土高墙。
取水口建设单位、水电14局滇中引水工程石鼓水源项目部副经理路志利告诉记者,这里也是年4月25日*昏,红二六*团刺舟强渡金沙江的地方。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声名显赫的滇中引水工程主干线从这里滥觞,从滇西北一路呈S形向滇东南前行,最后止于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新坡背村的小燕塘隧洞出口,全程.公里,自年以来,陆续有2万左右的建设者进入沿线工地建设这条输水渠,一曲曲凯歌渐次奏响的同时,是一道道艰巨的难题被破解或者正在被破解中。
整条总干线工程,目前最难的就是香炉山隧洞及其支洞。不少专家踏勘后将其点评为“地质博物馆”。
香炉山的艰难在水利建设史和业界人尽皆知,但目前正在施工的小扑隧洞,其艰难程度同样是世所罕见、步履维艰。
5月18日16时10分,在中铁隧道局滇中引水玉溪段1、2标项目部*支部书记彭芝柱的导引下,记者来到小扑1号支洞掌子面,这里是有名的白云砂化岩层,彭芝柱用手一抹湿漉漉的岩层,就崩落一大块,加上有水,施工极其不易,一工区副主任王*说,“白云砂化岩被水泡过后出渣尤其艰难,全是稀汤汤,本来可以出五六车,现在只能出一两车。”
“地质博物馆”的概念在滇中引水工程中,实际上是“稀奇古怪”和“无比艰难”的同义词。
“我们是在泥沙里打隧洞,”项目部副经理龚玉飞说,“小扑隧洞1号支洞有6种地层,有暗河,经常遇到溶洞,出稀泥,2号支洞出现10多次涌水、坍塌20多次,一挖就塌,涌水每天达到二万四五千立方米,最多的一天,涌水超过4万立方米,工人在洞子里立支架要穿雨衣,头上宛如暴雨倾盆,每月的进度只有15—20米。”
“水电14局遇到的香炉山隧洞如果是鏖战‘上甘岭’,我们在小扑隧洞就是‘铁原阻击战’。”他打比方说。
对小扑隧洞及其施工支洞和香炉山隧洞及其施工支洞,无论是中铁系统的施工单位,还是中电建系统的施工单位,大家最大的共识就是这两处施工实在太难了。
“打个七八百米长的施工支洞都干得这么难,我当时也不信,到了现场才知道,真的难。”水电14局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Ⅰ段2标项目部*支部副书记韩德宽是年11月17日从在建的高速公路工程调到香炉山这个项目部的,此前,他也不相信香炉山这几个隧洞这么难打。
“我工作30多年了,干过鲁布革引水隧洞等特大型工程,没见过这么难的,香炉山隧洞真是地质博物馆。”韩德宽直摇头。
来自专家院士团队以及设计单位的资料表明,滇中引水工程技术难题涉及“6项世界之最”和“10大技术难题”:
隧洞输水世界最长;地下泵房世界最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直径世界引调水工程最大;提水泵站单机离心泵容量世界最大;提水泵站总装机容量世界最大;地质条件在引调水工程中最复杂。
泵站设计制造难;深埋隧洞施工难;地下水处理难;破碎断层穿越难;软岩大变形应对难;应对地震防护难;岩爆危害处理难;有*有害气体排除难;地热危害治理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制造工艺难。
对此,马红钧的看法是:“以前见过的,想过的遇到了,没见过的,没想到的,也遇到了。”
古老的“邂逅”:被“日历天”下的所有参建者颠覆了原义
“邂逅”的本义是“偶然相遇”或者“不期而会”,但在滇中引水工程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潮中,因为“日历天”工作原因,这个汉语词的原义已经被所有参与者彻底颠覆了。
年10月1日,是十分稀有的“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日子,但对中铁1局滇中引水工程大理Ⅱ段6标*工委副书记雷会平来说,从早至晚他都在板凳山隧洞施工现场风尘仆仆,一脚水一脚泥,根本没有过节的概念;同一天,与雷会平相距近公里的中铁10局五公司红河段1、2标项目部经理胡竹炉以及*支部书记任健也是这样。
在中铁滇中引水工程施工系统,从总指挥部到楚(雄)红(河)和大(理)楚(雄)两个分指挥部以及19个项目部,所有参建者无不如此。
5月25日,记者采访马红钧,因为一个话题自然问他“明天是周几?”马红钧的回答竟然是“周五”,实际应是周三,“低级错误”被纠正后,马红钧笑笑说,“我们已经没有周几和节假日概念,反正天天进洞子。”
滇中引水工程,首先是一个系统工程,换言之,从建管局及其6个分局,到设计、监理再到施工单位,是一个整体,具有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特色。其次,这个工程是所有参与者按照“日历天”来进行的,就是说,从工程角度,没有“节假日”的体制设计,具体的施工人,可以适度轮休,但工程本身一年天必须天天进行。
大理Ⅱ段6标*工委副书记雷会平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所谓“日历天”,“我们施工的工期以‘日历天’为单位计算‘日历天’是相对于‘工作日’而言,‘工作日’是指除去法定的节假日,而‘日历天’是包括所有法定节假日的自然天数。”
年10月1日“双节叠加”那天,记者在大理Ⅰ段6标老马槽工区采访,6标项目部*支部书记姚国平带着项目部安全总监*志、技术主管张升、机电部长张化、合同部长李伟、副总工程师王渊到长育村隧洞掌子面工作,“邂逅”了作为业主代表的省建管局大理分局的海东现场部部长张世强和监理单位的中水东北监理总监王中江。
即使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省建管局*组书记、局长胡朝碧,记者无论在楚红工程段还是大楚工程段,也多次“邂逅”他深一脚浅一脚,头戴安全帽,在隧洞中跋涉,所以,5月27日上午在距地面米的香炉山3号支洞掌子面又“邂逅”他,是极自然的事。同样,在“五一”劳动节,在大理段鹤庆工地,记者也“邂逅”了建管局*组成员、副局长李再山。
这说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乃至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一样,同样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和现实。
不仅没有节假日,而且经常没有昼夜之分。
5月21日21点48分漾濞地震,中铁2局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施工4标*支部书记何建松自出差地赶回在工地干了一宿,次日接着工作。
那夜,中铁滇中引水总指挥部副指挥长薛景沛也帷幄运筹通宵未眠。
他说,“夜深了,为了了解余震,我把两个矿泉水空瓶头对头竖立桌上,我对洞子和洞子里是否还有人等问题很担忧。”
这位早年在深圳地铁施工中,冲进垮塌隧道救出两名工人后自己被土埋住,昏迷了13个小时的“老工程人”,深知打洞子遇到地震的可怕性。
也是那夜,处于地震“事发地”的中铁滇中引水大楚段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也是彻夜不眠。
指挥部*工委书记汤斌通宵坐镇指挥部不停地用电话指挥各项目部抗震查灾,指挥长谭立伟则单车疾驰赶赴大理海东几个项目部指导应对灾害。
“日历天”语境下,参建职工的“泪点”颇多。
年11月16日下午,全国劳模、中铁8局昆明铁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8局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项目负责人李永山,被记者在8标项目部及龙潭隧洞捕捉到了流泪的瞬间——
进到龙潭隧洞的已开挖米的掌子面,他趔趄着脚步,手足并用,逆着松散的石块,攀爬到了洞顶,拿手电仰首察看滴水的情况,忽然,一些水滴滴到了他的眼睛里,李永山急忙用手捂住双眼揉搓,泪流满面,事后他说:“那水含碱太高,滴到眼睛里火辣辣地疼。”
而中铁隧道局滇中引水工程大理I段施工4标项目部*工委书记杜中秋当着记者的面现场“泪崩”,则是酸楚于对女儿的无法眷顾。
“年娃娃高考结束,我和她妈认为她不会考得好,心虚,都不敢上网查分,尤其是我,长期在全国各工地奔波,管不了她和她妈,某种程度,女儿宛如生活在单亲家庭,她妈憋不住,偷偷打开电脑查看,然后迸出来对闺女说,‘宝宝,你的考分超过一本录取线37分!’我当时就泪流满面。”讲述3年前的往事时,杜中秋当着记者的面,“再度”哽咽流泪。
无独有偶,5月18日,记者采访中铁隧道局滇中引水玉溪段1、2标项目部*支部书记彭芝柱,说到女儿结婚举办婚礼,本来是“大喜之事”,孰料这位工作已近36年的重庆汉子突然无语凝咽泪流满面,用纸巾拭泪,略微平静之后,才连连摆手:“不要说家庭,不要说姑娘,跳过它,跳过它。”
三“千”工程:16个汉字字字重如千钧
5月28日下午,在滇中引水昆明段施工2标项目部,省建管局联合相关单位,举行表扬优秀一线工人暨“学*史跟*走·致敬最美劳动者·奋进新征程”慰问演出活动。
当天,来自滇中引水各标段的名一线优秀工人受到表扬。
头一天还在丽江给参建职工讲*课、到香炉山隧洞3号支洞检查工作的胡朝碧面对全线参建单位受表彰的优秀职工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用开凿隧洞的几个代表性“利器”打比方称赞一线工人说:“你们是破壁前行的刀盘,是凿岩造孔的钻头,是负重前行的马达。”
讲话中,他特别提到了滇中引水工程的三个至高境界:
“滇中引水是‘千亿元投资’‘千万人受益’的‘千年精品工程’。”这16个字是云南省委、省*府以及相关部门多年来对民生、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念兹在兹和心血付出的高度浓缩。
这是说,滇中引水是连续两期建设、最终投资逾一千亿元,最终受益人口超过一千万人,必须建成千年精品的永久性工程。
毫不夸张,滇中引水工程及其工地,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省委、省*府领导不定期“打卡”的“岗位”。
而围绕“千亿元投资、千万人受益、千年精品工程”,负责具体施工的各个项目部,则发挥各自的特色,在安全、质量、环保、进度四个方面各显神通。
大理Ⅱ段6标项目部结合多年外协队伍的利弊,推出了“架子队”结构改革。
“架子队”是“隧道作业队”的通俗叫法,项目部*工委副书记雷会平介绍说,隧道作业队实行“管控层+班组”的组织结构,人员按照弹性原则设置,队长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任命,其他人员内部调转或者临聘,隧道作业队管控层应保持相对稳定的固定建制,“说白了,隧洞施工一线掌子面就靠‘架子队’,如果我们项目部是隧洞作业的钢针,那么,‘架子队’就是针尖,改革就是把针尖变成‘自己人’,主要由自己的职工充当作业人员,他们爱企业,有责任心、荣誉感,用主人翁精神干活。”
根据雷会平提供的数据,6标项目部各个工作面的业绩证明,“架子队”结构性优化后,施工作业业绩斐然。
企业说到底是社会的经济单元,不能不寻找“投入、产出”这对“冤家”的平衡点,而隧洞施工的“越位”和“缺位”,亦即施工术语所说的“超挖”和“欠挖”均是控制成本的大忌,于是隧洞的“光面爆破”优良工艺应运而生,这个方面,楚红段指挥部指挥长刘万林对彭芝柱所在的项目部以及中铁1局五公司昆明段2标项目部翘大拇指,大楚段指挥部指挥长谭立伟则对何建松所辖的项目部啧啧称赞。
“当然,‘光面爆破’是有条件的,”中铁滇中引水总指挥部副指挥长薛景沛特意解释,“那就是围岩要好,围岩要在三级以上,这个作业法,我们已在全面推广。”
省委、省*府明确要求滇中引水要同时建设成为“安全、优质、生态、民心、廉洁”五大工程,其中的“生态工程”对于曾经习惯粗放型施工作业的建设单位来说,既是一大考验,也是一次凤凰涅槃般的新生。
“生态工程”要求滇中引水环水保要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严苛程度,用在洱海区域施工的中铁5局大理Ⅱ段2标项目*工委书记罗昌敏的话说,“就是一块渣不许掉在这个区域,一滴隧洞打出来的水,不许流进这个区域!”
在此,滇中引水红河段的中铁10局1、2标项目部和3局3、4、5项目部是环水保施工的典范。
中铁10局滇中引水工程红河段1、2标项目部*支部书记任健告诉记者,他们以“池长制”和巨额资金投入确保施工区域的三个水库的水质潺湲如玉。
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郭标说,“项目部有22个工作面,有19个在冒水,位于石屏县龙朋镇的小路南2号隧洞的2号支洞,在去年施工时涌水高峰期,单日涌水量竟然达到了立方米!隧洞出水的无害化处理是大事,我们承建的标段全线有20个洞口,目前已经出现涌水的洞口全部建了废水沉淀池,一共有15座池子,所有工程量加起来差不多相当于一座小型的污水处理厂。”
任健说,“这19个工作面涌出来的水,即使经过处理,合乎环保排放标准,也不能就地排放,因为下面有‘香林寺’、‘大树寨’和‘跃进’三个20多万人生活用水的水源水库,这些水库不允许哪怕是处理合格的隧洞水进入,我们必须用管线将已经处理达标的水绕过水库,再排放到水库下游的自然河道。”
于是,项目部投入多万元修建一条长达20公里的无害排水附属工程,将已经处理过的“工程排放水”有效地规避到三个水库以外的区域。
此外,项目部还引入“池长制”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为了加强对15个沉淀池的管理,保证处理之后水质达标,我们实施责任人制,专门从管理人员、劳务工人中聘请了15名池长,实现1对1管理。”
项目部经理胡竹炉说,“巨额水保投资加上‘池长制’,我们有效解决了隧洞出水可能带来的对饮用水产生污染的问题。”
在省委、省*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省建管局的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以及有力擘画,经过全线2万多职工近三年的奋战,6月1日,省建管局建设管理处给本报提供一个最新的工程进展数据:“截至目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隧洞掘进.7公里,基本实现提速工程建设的目标。”
《易·乾》云:“云从龙,风从虎。”
意思是“龙吟则祥云见,虎啸则清风生”,皆祥瑞之景,端详滇中引水线路图,确像一条巨龙自滇西北向滇东南蜿蜒吐水,润泽滇中沃土。
或许是巧合,5月31日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铁滇中引水总指挥部副指挥长薛景沛亦用“龙、虎”意象来总结全长.公里的滇中引水总干渠工程:
“我们用双手在云南大地绘制一篇龙腾虎跃的‘锦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