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丽江30人医疗队自月19日出征驰援武汉,至今已过去13天。此前读本曾报道了丽江驰援武汉医疗队医院重症区,医院也曾是李文医院。
在重灾区中的重灾区,丽江30名医护人员与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一起,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
这些日子里,
丽江的30名医护人员都经历了什么?
去到最危险挑战最大的重症病房后,
他们又正在面临着什么?
……
在这场生死驰援中,医院护师陈联芬在百忙中,写下了一篇战“疫”日记,记录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隔离病房班。
你见过凌晨5点的武汉吗?我们见了!凌晨5点半起床,载着我们19人的公交车飞驰在公路上,赶赴我们接管的隔离病区。一路上的“风景”,让我见证了目前的疫区。
偌大的城市,空荡的街道,满是这座城市被疫情肆虐后的印记,让人觉得酸楚。我们的车经过长江大桥,长江大桥依旧是想象中的壮观,可是此刻它却是静极到能清晰地听到汽车驶过地面的声音,那是争分夺秒与死神抗争的战鼓声。
一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了我们接管的隔离病区,之前领队老师已跟我们介绍过隔离病区的大体情况,我们对整个隔离病区的布局、工作的都有了初步了解。当我们下车,医院的大门时,不禁感觉到这里是许多患者的庇护所,承载着许许多多的寄托,此时我心中坚信:有我们和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一定能给他们带来希望,让他们重新健康地踏入社会。
第一次进隔离病区,心里有些紧张进入病区后,整理好用物、穿好防护服,因为是第一次进隔离病房,有些紧张。陈耀武领队知道大家难免会有这种情况,安慰道:“大家不用紧张,所有流程、设施都是严格规范化的,只要做好感控防护,就没有问题。患者在里面等着我们,许多战友已奔赴岗位,大家一定要对自己、对团队有信心!”在领队的安慰下,大家不再那么紧张,反而有一种蓄势待发之感。
经过第一道门、第二道门、第三道门……终于进入隔离病区,接下来开始熟悉病区内环境,了解用物储备情况,与夜班老师交接患者病情,分发病人早点、口服药……开始一天的工作。因为情况特殊,我们还要负责整个病区的卫生处置,于是还要进行病区新一轮的消*。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每一位同志都以最快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就仿佛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在这个病区上班一样。
接管重症患者,每一项工作都会更辛苦由于我们接管的是重症患者,许多患者病情较不稳定,需要氧疗、抽血送检、标本取样等,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做起每一个常规工作都会非常辛苦;此外,我们还要为患者行心理护理,面对此次疫情,许多患者都处于焦虑之中,且身处病房,与家属、外界都相对隔离,会使患者情绪进一步恶化。每一个患者,在医生进行心理评估后,我们护理也都会去行心理护理,有时候简单的和患者聊上几句家常,他们都会释怀很多。
离开病房褪去护目镜,眼前依然光明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到下班时,所有人的护目镜都因为汗水而模糊,甚至有的在滴水。当脱下防护服,每个医护脸上都会有口罩和护目镜留下的勒痕,甚至会磨出水泡,但一想到患者和我们说的那一句句诚恳的感谢,我们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们中的一位队友到武汉后在朋友圈发过一句话,“被人需要是种幸福,认真体会幸福”。这是此刻我们所有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护目镜滴水没关系,离开病房褪去护目镜,眼前依然光明;衣服湿了没关系,回到宿舍洗洗能晾干,只要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奉献出我们的力量,我们都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我坚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武汉春暖花开。加油,千千万万个奋斗在一线的人员!加油,饱受病*折磨的患者!加油,武汉!加油,我的国!
在这篇日记中所述的经历和感受,同样也是丽江援鄂医疗队其他医护人员正在经历着的事,甚至很多事情都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都说这世上很难有感同身受,但我们相信,他们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未来都将成为“白衣战士”们的铠甲。
最后,读本君代表丽江人民对30名医护人员说一句:
在救治病人的同时,请一定保护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回家!刚刚,丽江市发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16条措施!!!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