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情地把丽江机场推向了疫情防控战最前沿,需要丽江民航人逆行迎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丽江机场的夫妻档默默收起对“小家”的眷恋,携爱前行,驻守“战场”,双双俪影成了“疫战”中别样的风景线。
钟万琴李金:
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尽责
钟万琴是丽江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始料不及的疫情,一些必要的物资不能及时到位,为了筹备物资,每天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一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打得手机都发烫。”钟万琴说,从除夕夜开始,她便没有和年迈的父母一起吃过一顿饭,没能给予年幼的儿女陪伴。她说:“机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作为一名机场医疗急救的管理人员,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时忙起来连口热饭都吃不上,边吃边说事、边做事已成为这段时间钟万琴的常态。每当有同事劝她休息时,她总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岗位上还有那么多兄弟姐妹,我还能坚持”。
钟万琴的丈夫李金是丽江机场的一名安检员,每天捂着严实的口罩坚守在一线岗位,每天千百次重复做着证件、行李、人身检查,非常时期,看似简单的工作容不得出一点纰漏。每天用餐时,李金和同事们都是囫囵吞枣,填饱肚子就飞奔着去换岗,虽然每天下班,一身疲惫,但第二天,李金和同事们又会不知疲倦地在岗位上忙碌。
“我们夫妻都是民航人,平常对于我们这个小家庭来说就聚少离多,非常时期,大家都在坚守,都在坚持,我们没有理由退让,疫情不除,我们夫妻将和所有的民航人一道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尽责”。钟万琴、李金妻夫妇说。
杨寅香古贵忠:
只顾着为“大家”坚守
杨寅香是丽江医疗综合门诊室的一名班组长。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需要穿着防护服,戴着隔离帽、口罩、护目镜穿梭在机场需要的各个角落。她每天要背负着沉重的“装备”连续工作10几个小时。为了方便应对各种情况,提高工作效率,杨寅香吃住都在门诊室里,不敢多喝水、多吃东西、尽量减少上厕所的次数,累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
“2月7日,我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医院检查后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好好地休息了一下就好了。”杨寅香红着脸说。在机场全员进入生产运输保障和疫情防控两不误的特殊时期,杨寅香作为医疗综合门诊的班组长,工作量成倍地增加,既要保障好旅客、职工的日常诊疗,又得安排消*、消杀,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置、消*转送、发放物资等工作。坚守在工作岗位,很多时候忙起来甚至忘了给家人报平安。
“我的丈夫古贵忠,是丽江机场护卫消防部的一名班组长,也是一名老*员。他担负着转送发热病人的职责,由于机场专业的医护人员紧缺,疫情爆发初期,我脱离不了岗位。丈夫只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量抽时间回家照顾患有糖尿病、轻微脑梗的婆婆和90多岁奶奶的饮食起居。自己只顾着为‘家’坚守,暂时无力顾及‘小家’,心里觉得挺愧疚的”。杨寅香说。让她欣慰的是,家里人都非常理解支持夫妻二人的工作,年幼的女儿也很懂事,能自己完成假期作业,还会做饭、洗衣。
海云梅朱晓林:
逆行而上责无傍代
海云梅和丈夫朱晓林都是医务人员。海云梅在丽江机场医疗综合门诊部工作、医院急诊科医生。
疫情发生后,夫妻俩就认识到医护人员需要肩负起的责任。“春节前夕,我们夫妻商量后先把小孩和老人送回了老家,让亲友照顾,这样我们就能义无反顾更投入到工作中。”海云梅介绍说。全身心投入工作后,夫妻两10来天都没有回过一次家,没能见上一面,每天只能在忙完手头的工作时通过手机互报一声平安。曾有一起发热旅客紧急处置事件历时7个多小时,海云梅和杨寅香作为监护员,全程参与,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们和同事们齐心协力,全方位、毫无遗漏做好了机场隔离区的防护工作。
“都是医护人员,我们都明白我们需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彼此能理解和支持对方,孩子会经常发视频安慰我们,叫我们注意自我防护,休息好。”海云梅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予了我们前行的力量,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一样逆行而上,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阻击战,夫妻二人也责无傍代。
据了解,丽江机场共有多名干部职工,有很多夫妻档。面对疫情,夫妻、同事化身为“疫战”中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有一些准夫妻档,当疫情袭来,他们将婚礼延期,双双投入工作岗位。因为他们坚信,坚守是他们最长情的告白,今天的逆行而上,会迎来明天的两情长久、朝夕相伴、花好月圆。
采写:丽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和世民通讯员冯文钧
编辑:和玉松
校对:钱磊
终审:郭俊燕
本文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