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谜扎视界记录保持态度坚持本真
探索分享推介摄影绘画笔记
创刊号谜扎视界纪录滇云图文漫谈集
作者李建坤简介:
上世纪五零后人,早年习棋、习画、后改摄影至今三十余年,犹喜人文。从事过工人、行*、科技、教育、影视、媒体等行业工作。因识薄人微,故极少扎堆,现已退休在家带孙辈,选择性地拍摄身边日常及整理过往照片、笔记。
—————————————————————鹰猎,在纳西语中用口语表述为“吾克”。(直译汉语就是“鹰放”)。
曾几何时,鹰猎人和猎鹰、猎犬成了丽江古城的一个民俗象征,鹰猎活动这项古老的技艺也成为了丽江古城的一道风景!封面照片(上篇)
渊源久远的纳西民俗鹰猎文化,据现有文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徐霞客游记》(丽江纪略)中。其描述大意是:“忽必烈大*革嚢渡江南征大理国,抵达丽江后,麾下的管鹰犬部落首领与忽必烈发生矛盾,率部逃遁后居住在现今丽江的宝山乡辖区内”。是以得将这门鹰猎技艺与这种古老的狩猎方式留存在了丽江。丽江玉龙雪山
丽江古城纳西东巴教在东巴经书中用“大鹏修曲”将大鹏鸟(鹰)誉为至尊神鸟,纳西族先民视其为“神祇图腾”并顶礼膜拜。另就古羌人演化而来的纳西族而言,除了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外,当属马背上的民族,鹰猎活动也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这也反映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纳西民族在生产、生活当中对鹰的认识与崇敬。鹰猎人丽江纳西东巴图腾有大鹏(鹰)的彩绘图案丽江古城里戴鸟禽头饰的纳西老者在丽江,提到近现代纳西民俗鹰猎文化,就绕不开纳西鹰猎人李实的外祖父桑岳生,人称桑叔季,他远行鹰猎的故事在丽江圈中广为流传。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年3月),20多岁的桑岳生只身带上鹰、犬、弩、干粮,从丽江古城出发,徒步沿石鼓、老君山,经维西县翻越高黎贡山,顺澜沧江南下,穿过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一直抵达大海,历时一年七个月才返家。桑岳生将沿路所见的鹰亲手绘成“百鹰图”(总共只鹰),并在鹰图旁都用文字标注出鹰的种类、习性、食性、生活地域以及当时的状态等。“百鹰图”不愧为纳西族民俗鹰猎文化厚重的物质载体!(翻拍李实保存外公和“百鹰图”资料照片)“激沙沙客栈”原是桑家老宅,也是桑岳生的外孙李实当时(.)的家。位于丽江大研古城1光义街兴文巷29号。“激沙沙客栈”。“激沙沙”是纳西语,“激”有两种寓意,一是“水”,二是“房屋”;“沙沙”意为“锁连”,“激沙沙”汉译就是“水与房屋相锁连”之意。
丽江桑家老宅、年时的“激沙沙客栈”内、外景(拍摄期间是鹰猎人李实的家)。
丽江.“激沙沙客栈”一隅
鹰猎人李实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鹰猎世家子弟(年初访李实拍摄)丽江的纳西鹰猎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翌年农历三月,整个鹰猎活动周期可分为捕鹰、驯鹰、鹰猎、放生4个部分。丽江坝子(年补拍)丽江古城里遛鹰的鹰猎人(年补拍)每年秋季,农历八月十五到冬至前,是捕鹰的最好时季,北方各类飞禽向南迁徙,丽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正好处在候鸟猛禽迁徙的自然通途中。丽江境内的金沙江峡谷丽江拉市海边的湿地丽江宁蒗泸沽湖洛水村丽江拉市海上空飞翔着从北方迁徙来的大批候鸟
位于古城区新团的罗沾村捕鹰历史最长。该村资深捕鹰人王位生对我说:“十一前捕捉到的鹰最为值钱,那时的鹰俗称头拨鹰,体形最好,野外猎物的技巧也最好,鹰的售价也最高;捕鹰人此时要踏准节点,精选山林间空地,预先布网,以鸽当饵、诱捕苍鹰”。丽江民居丽江古城区新团罗沾村捕鹰人王德先在与我对话捕鹰人王德先与助手正在做捕鹰前的准备工作每年“十.一”前,捕鹰人捕获“头拨鹰”后,在拿到市场上交易之前,会将鹰的身体用布缠裹住,再把眼皮缝上。(鹰属于性情刚猛动物,对人类世界陌生,受外界惊扰时会挣扎扑腾,容易受伤且性情会大变,鹰猎人在今后调养时鹰难以被驯服)刚被捕获到的头拨鹰被捕鹰人用线缝住眼皮,以免受到惊吓。丽江传统的鹰猎交易市场,“民国”之前一直在古城内的大石桥周边;年之后,已搬迁至古城边的忠义市场外侧。当我们年到丽江时,这个既往熙熙攘攘、延续N年的人文景观已不复存在。没能拍摄到这个传统的民俗场景,多少有些让我感到遗憾!俯瞰丽江古城大石桥正面丽江古城大石桥另一侧
如今古城边忠义市场外侧,是鹰猎交易的地方,捕鹰人会将捕到的鹰拿到这儿来交易,鹰猎人们也会经常在这里聚首,“溜鹰走狗”相互交流。当时(.10)被称为“鹰王”的杨*在新开辟鹰猎交易市场忠义农贸市场一侧“遛鹰”丽江忠义农贸市场侧边的“遛鹰走狗”场景丽江鹰猎市场聚首的鹰猎人俏皮的鹰猎人
忠义农贸市场侧边的鹰猎人相互交流
根据丽江的地理环境因素,当地鹰猎人驯养的都是苍鹰。苍鹰飞行速度快,能猎杀超自己体重4倍的猎物,视力是人的8倍,可在空中轻易锁定山林中的猎物。最好的鹰是当年出生的雏苍鹰(雌性),俗称“*鹰”;其次为:“破*”、两年以上(包括两年)的雌性苍鹰;再次是“鸡鹰”、当年出生的雄性雏苍鹰;“鸡鹰破”两年以上(包括两年)的雄性苍鹰......头年苍鹰(又名*鹰)猎狗在鹰猎活动中不可或缺。一条优秀的猎犬源于主人长期训导并持续参与鹰猎活动。培训一条优秀的猎犬需要两至三年,而它却可以工作十年。鹰猎人训养着但还赋闲在家的猎犬
资深鹰猎人杨汝余正在训导爱犬斑斑
鹰猎人杨汝余(右)与鹰友正在交流训导猎犬
拍摄鹰猎文化期间,我们走访了丽江名人、“大研纳西古乐会”的创办人、民族音乐学家宣科先生,他翻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讲述:“纳西族原本就是迁移的民族,就是在马背上打猎放牧。主要利用两种东西维持生计,一种是猎狗、另一种便是苍鹰了!现在已经演变成成一种民俗活动或健身运动,但同时也是丽江的一种文化符号。”丽江民族音乐学者宣科先生创办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正在表演古老的“洞经音乐”,也被称为“白沙细乐”。
宣科先生侃侃而谈纳西民族的历史
专事鹰猎文化活动的猎犬(鹰猎人李实饲养)
现今的纳西鹰猎人"玩鹰",主要是对祖辈遗产的追思情怀(年拍摄)
在丽江地区,饲养马匹至今仍是纳西民族的传统丽江古城里,经常能见到坐在马背上的纳西男人,但和过往已大相径庭。(年拍摄)
骑在马背上的纳西汉子与往昔的纳西先民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年拍摄)在拍摄纳西民俗鹰猎期间,认识了当地民俗作家木丽春,他引荐我们走访了丽江的“老东巴”杨文杰、何振玮。东巴是纳西族对传统宗教神职人员的称呼,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两位“老东巴”给我们解释了纳西东巴经书中鹰的含义:“纳西东巴教将猛禽中的大鹏鸟(鹰),尊称为:“大鹏修曲”,提到至尊神鸟的地位,表述为自然界中的鹰雕,被纳西族先民当做神祇图腾进而受到顶礼膜拜”!“老东巴”何振玮还专门在我的记事本上为我绘制了“大鹏修曲”的图案。丽江民俗作家木丽春(前中)带我们到纳西东巴研习的地方
丽江“老东巴”杨文杰(前)、何振玮(左后)
丽江民俗作家木丽春(右)在观看“老东巴”何振玮在为我们手绘“大鹏修曲”(鹰)的图案“老东巴”与我们交谈甚欢。说到兴起处,哪管天上还在落雨,当场即兴为我们演示了东巴舞中的“修曲”(鹰)祭舞片段,真是撼人心底!东巴舞中“修曲”(鹰)祭舞场景“老东巴”和振伟起舞时的矫健英姿“老东巴”杨文杰为表演中的舞者击鼓提振
丽江“东巴”们冒雨演示大鹏“修曲”(鹰)的祭舞场景年的鹰猎季,我们前后三次到丽江拍摄鹰猎民俗文化,但因气候给我们带来很大困扰,持续多日的绵绵细雨,将整个丽江坝子笼罩在潮湿阴冷、烟雨迷蒙之中......拍摄过程并不顺利,拍到的素材也不理想。特别是阴雨天在户外,山陡路滑,但还必须得跟上鹰猎人如履平地般的飞快步伐,追踪跟拍。好朋友“大朱”(如今已经是故人了)不堪重负,脚下打滑,一个踉跄摔了出去......自己受了点小伤不打紧;可是带马达卷片器的尼康大F照相机从山顶滚到山脚,好不容易从山下草廓里找到,但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几经折腾,同行者都疲惫不堪。故此决定:等来年猎季开场,大家再操拾“家伙”重返丽江!上篇完下篇精彩待续——————————————————————
下期预告:
在丽江束河古镇的一座深宅大院内,纳西老嬷嬷们抅腰搭背,缓慢地移动着,边唱边舞。嘴里一边哼颂、一边嘟嘟囔囔道:“远方的鹰受伤后飞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喂牠食物、我们为牠疗伤、我们为牠感到悲伤(纳西语的歌词大意)......”
不知从哪里摸来的外国游客看得津津乐道......
几近失传的古老舞蹈,不知她们的后人会否把它延续下去.......
鹰猎人与鹰比耐力、比意志、几经折腾?糟,终于将鹰驯服......
创刊号谜扎视界记录
艺术顾问
钟锦棠翟炜
图文编辑
吴悠
图文作者李建坤———————————————————————
关于谜扎视界记录保持态度坚持本真探索分享推介摄影绘画笔记创刊号谜扎视界记录滇云图文漫谈集
感兴趣的朋友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