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选择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这与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密不可分。在云南,群山与河谷纵横交错,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各类珍稀动物、植物、微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人与自然和谐相依,造就云南成为全球著名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世界花园”。神秘的高原秘境中,孕育了哪些神奇动植物?人们在保护它们时,又发生了哪些有趣故事?相约COP15,聆听生物多样性之美,让我们一起在自然之声里探索《七彩云南:万物共生的奥秘》。
绿水青山,是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今天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的日子,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这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在云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也涌现出了众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跟随曼妙的声音一起聆听《守护绿水青山》。
相约COP15,聆听生物多样性之美。
欢迎和我们一起走进《七彩云南:万物共生的奥秘》。
绿水青山,就是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我们都知道,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却拥有占全国约1/2的生物种类和最多的生态系统类型。
这份殊荣,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云南人倾情守护的结果。
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三个守护绿水青山的感人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杨善洲。
杨善洲。保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年,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义无反顾地扎根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年时间,他在一片荒山上创办了面积达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让林场森林覆盖率增至97.17%。
植被恢复起来后,年4月,他又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了国家。后来,林场被更名为“善洲林场”。
绿了荒山,富了群众。有了善洲林场的生态根基,当地群众和林场职工在林场共同组建了10多个林果合作社,发展林果产业。群众享受到植树造林带来的发展红利,也因此树立起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第二个故事,是八个“当代愚公”的故事。
年3月至年8月,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的8位普通村民,用31年的时间,在海拔米的荒山野岭建起了亩的“花木山”公益性生态林场,累计造林13.6万亩,最后又无偿捐献给国家。
这8位村民,分别是王小苗、王家寿、王长取、王家德、王开和、王云方、王德映、王家云。
他们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陆良八老”。
从左至右分别是:王小苗、王开和、王家寿、王云方、王家云、王长取、王家德、王德映。陆良县委宣传部供图
第三个故事,是金沙江畔种柳人。
时间来到年,在金沙江上游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又一个创造绿色奇迹的故事,在“万里长江第一湾”上演。
年以来,玉龙县石鼓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和朝明,带领群众在金沙江边种下亩、10万余株柳苗,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添砖加瓦”。
一呼百应,云集影从。在金沙江沿岸的巨甸、石鼓、龙蟠等地,沿线群众为了防风挡水,在江边垒起江堤,自发种植柳树,延绵数百里,在金沙江上游绘就了一幅“杨柳两行绿,水天一色清”的生态美景,筑牢了长江上游的绿色防线。
金沙江畔种柳人——和朝明。玉龙县委宣传部供图
青山常在,精神永存。守护生物多样性,他们,都值得我们铭记。
好了,关于云南生物多样性的12期知识和故事到今天就分享结束了,但我相信生物多样性保护话题永远不会结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永远在路上。
今天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好日子,让我们一起聚焦COP15,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