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时每刻都像在经历雨季
时不时还有大涌水
外面的晴雨与隧洞里的世界毫无关系
在水帘洞似的环境里
穿雨衣作业是常态
米的海拔
沿着倾角27.1度施工支洞行走50米
等于爬了八九层楼
一个来回,气喘吁吁
倾斜的平面上
正常站立都显得有些困难
平常两三个人能完成的作业内容
需要七八人完成……
这一群远离家人、
远离城市便利生活的建设者
也是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群体
他们正以饱满的干劲与热情
描绘着
“筑水网千里之脉、
引雪域高原之水、
解云岭万物之渴、
惠滇中千万之民”
的四张蓝图!
自今年5月以来
我国在建的最大单体引水工程——
滇中引水工程
正在开展“百日攻坚”活动
通过在工程全线持续掀起劳动竞赛
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进度
纪录被刷新,传奇被书写......
NO.1
面临多项难题的重大工程
在图纸或沙盘图上
这条地下天河般的输水干渠
犹如一条潜龙
又如蜿蜒贯通滇中的血脉
抛给建设管理者“十大难题”
创造了该类工程的纪录
世界级“十大技术难题”
泵站设计难、
隧洞施工难、
地下水处理难、
破碎断层穿越难、
软岩大变形应对难、
应对地震防护难、
岩爆危害处理难、
有*有害气体防治难、
地热危害综合治理难、
TBM制造工艺难
它是一座活的“地质博物馆”
滇中引水工程输水总干渠全长公里,相当于北京到河南郑州的距离,它的难度在于,其中公里(占总长92%)全部是埋深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直径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隧洞工程。
上百次的反复查勘,几十个方案的反复比选,自然地理、人文景观、近期远期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让设计者们每每回首都唏嘘不已。一位参加前期规划设计的专家感叹:滇中引水横跨青藏高原东麓和横断山脉地区,地质复杂多变,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活的“地质博物馆”,难度实属罕见,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和地质风险赛跑。
NO.2
他们在洞中创造奇迹
想要攻克这些世界级技术难题
建设者们都经历了
哪些考验?
隧洞呈27.1度倾角行走50米等于爬八九层楼
“每往前一米,下降50厘米,行进50米,就会有25米的高差,差不多八九层楼的高度。整个支洞深米,走完一遍等于爬了层楼。”27.1度的倾角,让水电十四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施工2段项目部4号施工支洞成了滇中第一陡。水电十四局丽江段施工2标项目经理王博说,27.1度的倾角,让整个隧洞成了大斜坡,平常两三个人能完成的作业内容,需要两三倍的人员去完成。不仅施工人员需要增加,施工进度在这里也是一个问题。
记者从支洞口向洞内望去,隧洞犹如一条没有尽头的滑梯,向山体深处延伸而去。沿着隧洞边,仅能一人通行的梯子向下而行,陡陡的斜坡、窄窄的步梯,不超50米的距离,一个来回,已让记者感到吃力。这时立于隧洞面,正常站立都显得有些困难。
除了滇中第一陡的4号施工支洞,在丽江施工2段项目部,香炉山隧洞3号施工支洞倾角26.02度,是滇中第二陡;埋深米、倾角14.35度的香炉山隧洞3-1号施工支洞是滇中第一长斜井。
涌水突泥塌方等每天解决新问题
“班班都有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这是在水电十四局丽江段施工2标流传得最广的一句话。在这里,工人比一般的工段多出一倍,管理人员及专家组团队也相应增加,28人组成的突击队每天都在解决新问题。
在丽江施工段5号支洞,边用手风钻作业边抽水排泥排渣,是5号洞掌子面施工的常态。洞里的倾角,让各种弓字步成了最常见的姿势,甚至近乎于蹲,令施工难度难以想象。狭窄的掌子面,潮湿的环境,不停的渗水,手风钻的轰鸣,短短几分钟的进洞经历,令人终身难忘。
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在工人的印象中,多到数不过来的地步。“掌子面出现涌水、突泥、塌方、变形,是很平常的事情,各种情况就像家常便饭,都记不清了。”香炉山隧洞3-1号施工支洞手风钻钻工蒋德*说。
记者了解到,处于香炉山隧洞中段的丽江施工2标,施工两年来,累计发生隧洞软岩变形、塌方次,涌水、突泥26次。
NO.3
滇中引水工程最新进展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攻坚克难的精神
成就了滇中引水工程
一项项建设奇迹
也成为职工提素质、
建设增效能的“加速器”
全线首条斜井顺利掘进至正洞
10月19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中国中铁五局承建的滇中引水昆明段六标昆呈隧洞11号斜井顺利掘进到正洞,成为全线第一条掘进到正洞的斜井。这也是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劳动技能竞赛启动以来的一个重大节点突破。
科技助力启动“云岭号”提速
10月19日,世界引调水工程最大直径的“云岭号”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开始调试性发掘启动,意味着香炉山隧道的尾段——中铁隧道局滇中引水工程大理I段施工3标正式迈入机械化施工阶段。
针对复杂的施工条件,TBM的许多设计制造均为新型研发,可创造性地解决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大变形、断层破碎带等行业性难题。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也是国家年前开工建设的项重大水利工程10大标志性工程之首,分丽江段、大理段、楚雄段、昆明段、玉溪段和红河段。工程线路总长千米,其中引水隧洞公里,地下隧洞占干渠总长的92.13%,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洞输水工程。工程竣工后每年平均引水量达34.03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滇中缺水的困境。
为什么要建?
资料图张彤摄
滇中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长江流域三大干旱区之一,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滇中地区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和红河四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带,降水少,多年平均径流量仅占全省水资源量的12%。
年春季,严重旱情再次重现,数据显示,截至4月,云南全省条河流断流,座水库干涸,广大农村地区因旱造成万人、41万的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面积达万亩。
举足轻重的标志性工程
●滇中引水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滇中地区水资源短缺这一最大瓶颈制约,通过干支并用、以干强支有效地缓解滇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依托工程带来区域发展最亟需的水资源支撑,滇中地区的生产条件将得到显著的改善;
●而随着来自雪域高原的一类优质用水引入,滇中人民只能喝地表水的历史也将改写。
滇中引水工程大事记
滇中引水工程最初由张冲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自提出以来*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年列入国务院《金沙江流域规划意见书》。
滇中引水工程大事记
年列入国务院《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年,列入国务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年)》;年,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年,列入国务院《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年)》;年,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滇中引水工程列入了年、年和“十三五”期间要规划建设的项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自年成立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来,经过十四年的规划论证和反复比选,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年4月获得国家批复。
年8月4日上午,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位于昆明市盘龙区的龙泉倒虹吸接收井工程现场举行,标志着滇中引水这一重大水利工程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金沙江资料图杨峥摄
引水规模
滇中引水工程以城镇生活与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远期规划水平年年多年平均引水量34.03亿立方米,其中供给城镇生活和工业22.31亿立方米,供给农业灌溉5.00亿立方米,向滇池等湖泊环境补水6.72亿立方米。
资料图杨峥摄
受水区
受水区涉及大理、丽江、楚雄、昆明、玉溪、红河六个州、市的35个县、市、区。受水区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
各州市分配水量
大理州(包括大理、宾川、祥云等6个县(市))3.42亿立方米
丽江市(永胜县)0.22亿立方米
楚雄州(包括楚雄、禄丰、南华等9个县(市))3.75亿立方米
昆明市(包括五华、盘龙、安宁等9个县(市、区))16.7亿立方米
玉溪市(包括红塔、通海、江川等5个县(区))5.03亿立方米
红河州(包括蒙自、开远、个旧等5个县(市))4.92亿立方米
其中,向滇池、杞麓湖、异龙湖补水分别为5.62亿方、0.7亿方、0.4亿方。
工程建成运行后直接受益人口约万人
滇中调水工程资料图禹江宁摄
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万亩,创造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直接受益人口约万,约占云南全省总人口的24%,同时,工程还将创造直接就业机会万个。
建水网千里之脉
引雪域高原之水
解云岭万物之渴
惠滇中千万之民让我们共同期待
水早日润泽滇中大地
综合云报客户端、云南日报、新华网、春城晚报、云南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记者:郎晶晶胡晓蓉
通讯员:王应刚何增旺*明相吴蓉
责编:李春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