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人说的茶其实就是白开水,烧开了才是茶,没烧开就是水,喝茶比喝水好,所以喝茶也显得重视客人,这里说的茶之所以没有茶叶,是因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人吃都吃不饱,根本没有钱买茶叶。而喝茶文化在中原地区有悠久的历史,喝茶这个词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河南人说喝白开水是喝茶,就跟火车的名字一样,现在已经用电了但还是叫火车。
临颍常见的一个场景是有人路过家门口,主人会给路过的熟人打招呼说:“上屋里喝碗茶吧”,大家应该都听到过类似的话。
临颍人喝茶用碗,这个碗就是吃饭的碗,因没有没有茶叶和茶具,所以喝白开水就直接用碗,为啥没有茶叶和茶具,没有复杂的原因,就是因为穷,吃饭都吃不饱,哪有能力品茶,所以家里基本上没有泡茶的茶壶和茶杯。
物质匮乏的年代临颍人喝的茶都是没有放茶叶的,为了显示对客人更重视的话会放点白砂糖,叫砂糖茶,砂糖的用处比茶叶多,所以很多家庭有砂糖但是没有茶叶。
虽然临颍人说的茶里面很多时候并没茶叶,但是临颍人对茶和水还是分得很清,水烧滚了才能称为茶,喝茶对应的是喝水,很多小孩为了省事,不等茶放凉,就喝凉水,家长都会吵小孩,说喝凉水不好,要喝茶,凉水喝了肚子疼,吃馍喝水又黑又瘦,要喝汤才行,汤就是稀饭、糊涂。
茶壶的普及是随着茶叶普及的,有了茶叶需要泡茶了,才会有茶壶,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第一个茶壶是铝的,一直到现在还能用,我到过很多家庭和饭店都用过这种茶壶,材质应该是铝的,很多摔的已经坑坑洼洼,但是还能有,都不舍得扔。现在虽然家里都新添了各种高档的茶具,但是这种茶壶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茶壶。
有了茶壶就要有茶杯,如果没有茶杯,那就还得用碗代替,以前临颍老家的茶杯都是陶瓷或者铁的大茶缸,方言也说是茶缸,说茶杯的人比较少,说茶杯最开始应该是指玻璃杯,有了茶壶之后沏茶,就倒在玻璃杯中,茶杯也可以用很多年,很多家里都有看起来已经有点脏的茶壶和茶杯不舍得扔。
茶杯用久了之后就有点脏不好看,为了给客户干净的印象,所以一次性杯子开始普及,一次性杯子除了在酒桌上普及之外,给客人喝茶也是主要市场之一,但是一次性杯子是塑料和纸做的,环保问题被重视之后,这几年南方功夫茶的茶具还是在临颍普及开来,功夫茶的茶具都是小茶壶小茶杯,其实跟临颍人大碗喝茶的习惯是不符合的,一般都是年轻人的在用功夫茶的茶具,老一辈的还是习惯大茶壶和大茶杯。
说起大茶杯大茶壶,很多临颍人也习惯自己在杯子里泡茶,泡了直接在杯子里喝,喝完了直接再泡,知道没有茶叶味道,一个人时候是不太习惯在茶壶里泡了之后再倒茶杯里,通常是跟人一起时候才会用茶壶泡,自己一个人还是觉得在茶杯里泡得劲,一个大茶杯就够喝半天。
河南最知名的茶叶是信阳毛尖,但是临颍人以前最熟悉的茶叶不是毛尖,而是一种叫猴王的茉莉花茶。我记忆中第一次喝茶叶茶就是喝的这种茶叶,当时应该是几块钱一包,乡镇批发部和农村代销点都有卖。
有了茶叶不代表临颍人每天都喝茶叶茶,平时更多的还是只喝茶,不放茶叶,有客人了才会放茶叶,所以一般一袋茶叶可以喝很久,甚至一年都不一定能喝完。农忙时节去地里干活时候,会用很大的茶杯装上茶叶茶,小孩其实不爱喝茶叶茶,大人就会在茶叶茶里放点白砂糖,甜一点小孩就爱喝了,如果去地里干活的人多,茶杯再大也不够喝啊,所以有的家庭就用在蜂窝煤上烧开水的大水壶,装满一壶够全家人喝。
临颍人也会把煮过但是没有放面糊的东西叫茶,例如煮的大米就叫大米茶,煮的绿豆就叫绿豆茶、煮的红薯就叫红薯茶等,放了面糊就叫汤和糊涂。临颍还有一种鸡蛋茶,鸡蛋茶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上火了,把鸡蛋和白糖放碗里,用开水沏一下,喝了可以下火,还有一种是小伙子跟女方相亲之后,差不多要成了的时候会去丈母娘家一趟,这时候岳父岳母会用鸡蛋茶招待未来的女婿,喝上鸡蛋茶说明这门亲事就差不多了。所以年轻小伙子在村里也经常被开玩笑说喝鸡蛋茶的事。
时至今日临颍早已不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家每户也都买得起各种茶具和茶叶,但是我们喝茶的习惯依旧受原来的影响。
给老乡们推荐一些平价茶叶,可以根据个人喜爱扫码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