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211/h2v5qfn.html6月23日上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中共丽江市委书记浦虹作新闻发布。
发布会上,浦虹向大家介绍,丽江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这里历史文化灿烂、自然风光优美、资源禀赋独特、地理区位重要、民族团结进步,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城市。
昨天的丽江,一心向党,是一片革命的红土
早在年,丽江就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是全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年4月,丽江各族人民积极帮助红二、六军团1万8千余名红军指战员顺利渡过了金沙江,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及后来的北上抗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白沙机场是驼峰航线重要的中转站,为抗击法西斯发挥了巨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丽江是滇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为云南全境的解放和进军西藏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丽江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谱写了一曲“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光辉篇章。
今天的丽江,蓄势待发,是一片发展的热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共丽江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全市GDP总量突破亿元、年均增长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7%,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第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丽江篇章。
第二,产业培育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坚持抓产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做特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旅游产业实现涅槃重生,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首创的“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在全省推广。以“一部手机游云南”重构诚信和投诉体系、重建市场规则和秩序,呈现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游客满意度持续上升,旅游投诉和不满意率持续下降的“三升两降”良好发展态势,年游客接待量突破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0亿元。清洁载能产业集群成为新的增长极,充分发挥水电优势,成功引进西安隆基单晶硅棒、江苏华尔坩埚、河南宝丰高纯石墨等项目,清洁载能产值同比增长41.4%。绿色能源发电装机达万千瓦,占全省绿色发电装机的17%,成为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金沙江绿色经济带建设,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木本油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末实现农业增加值78.9亿元。
第三,基础设施突破瓶颈制约。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正在变成现实;大丽铁路完成提速升级,步入“动车时代”;丽江机场通航城市达88个,成为西南地区第五大、云南第二大航空港,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能力持续提升;水网、能源网、信息网建设步伐加快,腊姑河水库、文海水库和程海应急补水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建成使用,中缅天然气丽江支线通气投产,开通全省首个5G实验基站,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光网市”。
第四,美丽丽江建设成效显著。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重拳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森林覆盖率由68.48%上升到72.14%,金沙江流域生态持续修复,泸沽湖、程海、拉市海综合治理效果显著,“三湖”水质稳中向好,华坪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系统打造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丽江颜值不断提升。
第五,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改善。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安全指数、满意指数显著提高。着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十三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达到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达到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万8千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地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增加教育供给。加快医疗补短板步伐,医院成功创医院,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均达到%。边疆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法治丽江、平安丽江建设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命案同比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上升,被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二期试点地区。
未来的丽江,不负时代,是一片希望的沃土
浦虹说,面向未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丽江现场办公会精神,抢抓机遇、加压奋进,全力将丽江建设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十四五”末GDP总量达到0亿元左右、到年达到亿元,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聚焦高端化、国际化两大属性,大力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大力提升古城内涵、大力提升文旅融合、大力提升通达条件、大力提升管理水平,高水平、大手笔全面重塑丽江旅游。一是打造高端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打造一批城市休闲区、高端度假区、康体运动区、民族特色街区、文化艺术院落、半山酒店、特色民宿群、自驾车营地、乡村俱乐部、文创基地、休闲驿站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着力在由观光型旅游到康养型旅游转变上“破局”。二是建设高质量旅游景区。强化古城核心地位,加快创建泸沽湖、老君山黎明景区国家5A级景区,推动玉龙雪山-白沙片区、丽江古城-束河景区等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水电旅游,拓展永胜、华坪旅游新空间,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网络,着力在由古城雪山游向全域旅游、全域景区转变上“破局”。三是提供高水平旅游服务。提升智慧旅游、智慧管理水平,力争到年在全国率先实现4A级以上景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打造智慧旅游云南标杆、全国样板。保持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的高压态势,推动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和导游标准化服务,积极争取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品牌节庆、赛事、会展活动落地丽江,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第二,努力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走绿色有机、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一平台、三机制”,保持帮扶政策稳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打好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抓好古城花卉、玉龙中药材、永胜食用菌、华坪芒果、宁蒗马铃薯种薯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一县一业”示范县。打造古城区开南街道、玉龙县拉市镇、永胜县三川镇、华坪县荣将镇、宁蒗县永宁镇等一批田园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到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总产值之比达到3:1。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村庄规划全覆盖,全面改善农村道路、水利、物流条件,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力争5年内创建20个示范乡镇、个精品示范村、个美丽村庄,建设好美丽乡村。
第三,努力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是实施河(湖)保护治理行动。坚持“一湖一策”,“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确保泸沽湖、程海、拉市海水质稳定向好,推动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常态化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二是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行动。重点抓好老君山、玉龙雪山等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原生境的保护修复。三是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行动。对金沙江河谷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高寒冷凉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等区域,统筹推进搬迁避让工作。四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区、滇西北野生植物基因库、滇西北高山植物园、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高香园建设,全力配合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五是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森林丽江建设,聚焦沿江(河)、沿库、沿路等重点区域,推进国土山川补绿增绿,持续增加森林碳汇。六是实施绿色能源开发行动。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的绿色能源基地,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云南行动计划作出丽江贡献。
中共丽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木崇根,中共丽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金光闪及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就丽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和旅游转型升级、如何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今天的发布会。中央驻滇、香港驻滇和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记者/和丽星闵志龙杨振功和宝魁雷凤娇
编辑/林彤
责编/李铁成
新闻热线/—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